建立五个体系 深化依法治村
建立五个体系 深化依法治村 沅江市三眼塘镇三眼塘村有11个村民小组,1512人。是一个以汽车运输业、商业建筑服务业为主,生产柑橘、粮食的农业村。2008年,全村生产总值1.26亿元,人均纯收入8685元,村集体现有存款20多万元。近年来,该村针对经济高速发展,村民迅速富裕起来的新情况,探索出了一条“靠法制化管理规范村干部及村民行为,靠扩大基层民主深化依法治村,以治本保稳定、促发展”的工作路子,建立和完善法制教育、民主议事、经济管理、办事公开、村民自治5个工作体系,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连续5年实现了“四无”(无重大恶性案件、无民转刑案件、无集体闹事事件、无越级上访和集体上访)。被评为“文明建设先进单位”、“五好基层党支部”、“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2005年,被省民政厅、司法厅评为“民主法治示范村”,2008年,被省人民政府评为“湖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该村的主要做法和体会是: 一、抓法制教育,增强村民的法律素质 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的富裕,使个别村民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有的不思进取,吃喝享受;有的乱占土地,违法建房;有的不懂依法经营,导致经营失败;还有的沾染不良习气,吃喝嫖赌等等。面对这些问题,村支部、村委会一班人深刻认识到,如果只抓经济而不顾法制建设,村民法律意识不加强,法制观念不提高,不仅社会不安定,最终会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村党支部、村委会以“致富思源、富而思进”为法制教育目标,把抓全村法制教育作为实现全村精神文明建设和经济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首先,狠抓干部主导因素,提高干部的法律意识。俗话说“打铁需要自身硬”,要提高村民的法律意识,村干部首先要学好,要懂得有关法律的基本知识,才能影响和带领村民学法用法。村党支部确定每月30日为村组干部集中学法日。4名干部轮流讲课,干部讲不了的课,就到镇里、市里请老师上课。现在村里的干部法制观念大大增强。村里重大事项,特别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先征求群众意见,再集体研究决定。在重大问题决策前、先进行法律咨询和科学论证。2006年,新建村委会服务楼,村党支部、村委会拿出方案后,交村民代表会议审议通过后,从图纸设计、材料采购、工程质量监督等都交给村民代表及民主理财小组全程管理实施,预算90万,后来,只花了70多万元全部竣工。二是抓村民法制教育,形成学法守法的氛围。我们加大了法制宣传教育的投入,建起了一所高标准的法制夜校。宪法、国土法、农村土地承包法 、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10个法律法规及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印发到全村各户。2007年免费发放《农民普法简明读本》400本,做到每户一本。办起了一个村法制宣传广播站,每逢周五,向全村进行法制宣传。三是围绕热点、难点问题开展法制教育。针对村委换届选举,开展以保障公民权利义务为主要内容的宪法教育,防止换届选举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针对村民对外经济贸易增多的问题,开展合同法的普及教育,避免经济损失。 抓村民议事会的建立,调动村民参与依法治村的积极性 民主建设是依法治村的一个重要方面,只有紧紧依靠群众,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依法治村工作才能顺茬得力。村民议事会是体现村民自治,促进依法治村的有效组织形式,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决定建立村民议事会。为了使议事会规范有序,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制定了《村民议事会章程》,对议事会的职责、权利、义务、议事内容、议事程序和活动形式等都做了原则性的规范。在议事内容上,主要议大事和一些敏感性的事情。在议事程序上,先由议事会采取一人一票的方式表决,多数代表讨论通过的事项,由村“两委”再斟酌决定;半数以上不同意的事项,停办或缓办。2006年,村“两委”提议将村级沙石公路扩建成水泥路,需投资20多万元,由村财政和村民各负担一半。议事会讨论同意村“两委”的提议,并建议适当加宽,便于货车进出。实践证明,议事会在决定村里的重大事情上谏言献策,有力地促进了依法管理、科学决策。 抓办事公开制的完善,为村民依法监督提供条件 推行办事公开制度是实现村民有效监督的重要渠道,也是对基层干部的有效约束。在坚持原有办事公开制度的基础上,把公开的内容、程序、形式、时限进一步作了规范完善,由侧重办事结果公开,向公开办事标准,办事程序和办事结果全过程延伸,在内容上,该村不仅把群众要求公开的事项全部公开,而且把村“两委“干部的承诺和本人家庭收入都向村民公开,接受全方位的监督。在形式上,设立了一个永久性的公开栏,重大事项通过印刷通知书分发到全村每户或召开村民大会进行公开。在公开的时间上,把每季度第一个月的10日定为”村务公开日”。在具体实施上,注重把好两个关键环节,一是确保公开内容的全面真实。二是注重村民意见的反馈。村里设有“村民意见箱”,由村里定期开箱,收到村民意见,认真对照检查,与村民直接见面,及时向村民作出交待。通过这样,既使公开办事制度落到实处,又使公开成为村民依法监督,促进干部依法办事的重要渠道。 四、抓财务规范的管理,维护村民合法权益 村财务直接涉及农民的切身利益,最容易诱发矛盾,是村民关注的一个敏感问题。该村把规范财务管理作为加强村支“两委”工作的一个突出问题来抓,并以此为切入点,依法理顺经济秩序,维护村民的合法权益。实施了“民主理财、定期会帐、按季公开”的办法,将每月的28日定为村“财务会审日”。村里所有的收支单据必须经理财小组审核,签字加盖民主理财专用章后,才能入账。为了节省开支,村干部到镇政府开会,除政府集体开餐外,从不上酒店开餐。镇领导到村里检查指导工作,需要吃饭的,都由村干部自己接待。我村多年来,从未因财务不清,而诱发干群矛盾。 抓村规民约的落实,让村民依法自治 村规民约是全村村民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有关规定制定的,是实现村民自治的最基本的行为规范。近几年来,该村把完善和落实村规民约作为依法治村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来抓,按照“因村制宜、因事制宜、实际实用、简便易行“的原则,有法律依据的按法律办,无法律依据的按政策办,对村规民约进行修订完善,一是注重让村民广泛参与,每项内容条款,每项奖罚规约,都让村民代表讨论确定,把建章立制的过程变成村民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过程。二是注重既约“民”又约“官”,对村干部和党员的要求更严,标准更高。三是注重进家入户。为了让村民都能熟知自己的“规约”,村里将其印成年历,送发到户。组织村民专门学习,以此达到家喻户晓。四是注重运用。对村民的行为,让村民以《村规民约》进行评说,靠舆论力量激励村民积极向上,约束不文明行为,达到了村民自治的效果。 沅江市依治办:丁运才、汤建军 联系电话:13135179588 、13508404793 2008年6月16日 13508404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