澧县司法局推行“一线”工作法促专项法律服务活动显成效
澧县司法局推行一线工作法促专项法律服务活动显成效 今年以来,澧县司法局积极贯彻落实省厅、市局决策部署,认真组织开展应对金融风险、服务富民强县专项法律服务活动,取得明显成效。截至6月份,专题法律宣讲团共开展专题法律宣讲83场次,为各级党政领导决策服务117次,向党委政府提出建议178条,向企业送发《应对金融风险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法律常识36问》2000余册,发放普法宣传资料14万余册,受教育群众达80余万人;共走访调查企业173家,与87家企业签订法律服务协议,出具法律意见书85份,为重点工程提供法律咨询194次,调处矛盾纠纷26起,避免和挽回经济损失289万元;办理法律援助案件99件,办理各类公证666件,办理司法鉴定109件,帮助农民工追讨拖欠工资135万元,帮助农民工再就业、创业41人次;排查各类矛盾纠纷361起,预防化解群体性械斗11起,预防化解民转刑案件7起,协助处理涉法涉诉问题9起。成绩的取得,归功于党委政府和上级司法行政机关的正确领导,也得益于我们立足县情、民情,探索总结新方法、新思路,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 一、夯实基础,服务平台在一线建立。我局坚持法律服务贴近企业、贴近社区、贴近村居、贴近群众的原则,实行工作重心前移,服务下沉,用力搭建一线服务平台,做好三个到位。一是一线服务组织到位。我局除按照上级要求成立专项法律服务活动领导小组外,还成立了全县司法行政系统一线工作领导小组,并明确了责任分工和具体工作任务。为缩短工作距离,提高服务效率,我们主动与乡镇、社区、企业领导沟通协调,依托村(居)、社区、企业人民调解委员会成立了村(居)、社区、企业法律服务工作室,实行法律援助联系点、法律服务咨询点、矛盾纠纷调解申请点三点合一,合署办公,做好接待、受理、调解、宣传、咨询等日常工作。二是一线工作人员到位。法律服务工作室成立后,我局通过协调,明确辖区人民调解委员会人员兼任工作室工作人员,轮流坐班。县司法局安排机关人员定期指导,并组织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轮流值班。三是一线工作经费到位。我们积极争取县政府支持,司法所工作经费实现了由县财政按照人平1万元的标准列入财政预算,落实到位。积极争取乡镇党委、政府支持,法律服务工作室工作经费由乡、村两级根据其工作量和业务开展情况、实际工作支出需要共同解决,人民调解员调解矛盾纠纷实行个案补贴。法律服务工作室成立以来,已先后接待群众来访、咨询1267人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28件,受理调解矛盾纠纷154件,有效地将法律问题、矛盾纠纷解决在了一线。 二、建立制度,工作作风在一线转变。工作作风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工作的成败。我们把转变工作作风放在突出位置,采取有力措施狠抓作风转变,具体来说就是三分,即分片负责,分头落实,分月考核。一是分片负责,领导带头在一线。我们建立了干部包片责任制,按照乡镇地域特点,将全县32个乡镇分成澧阳、梦溪、当市、红湖、甘码5个片,每个片由一名局领导带队,局领导分管的股室人员为成员,负责督导该片专项法律服务活动的开展,并组织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深入到所负责的片开展法律服务活动。同时要求,局领导班子成员每月至少一次到联片的乡镇进行现场办公,听取意见,解决问题,推进工作。4月初,我们在火连坡镇企业走访调查时,发现一企业因法律纠纷导致停产,企业转让也面临着一系列复杂的法律问题,迅速组织律师帮助解决企业面临的法律纠纷和法律问题,仅用12天时间就盘活了这家企业。二是分头实施,责任部门牵头工作在一线。为了整合司法行政相对分散的法律服务职能,充分发挥业务股室的工作积极性,我们根据股室职责,将专项法律服务活动分成三块,由相关股室牵头实施。即法律政策宣讲具体由局宣教股牵头;法律服务法律援助由公律股和法援中心牵头;矛盾纠纷排查、社区矫正安置帮教由基层股牵头,其他部门参与。任务明确后,各牵头股室积极行动,制定工作方案,排出活动日程表,其他股室按照牵头单位要求,密切配合,主动参与,有力地推进了专项法律服务活动在一线的开展。基层股还结合实际,集中开展了服务项目建设及企业生产经营环境专项矛盾纠纷排查整治活动。三是分月考核,专项活动开展落实到一线。局专项法律服务活动工作领导小组将专项法律服务活动各项工作任务进行量化,分解到分管领导、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实行一月一考核,一月一通报,一季一讲评。并将考核结果与年终评先、评优、评五星挂钩。由于采取了以上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司法行政队伍的作风转变,在一线树立了良好的工作形象。 三、整合职能,服务活动开展在一线。专项法律服务活动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在于实实在在的行动。为此,我们在一线狠抓了四项活动。一是开展律师给企业支招应对金融风险活动。为提高法律服务的针对性,我们组织律师深入企业进行调研,并组织法制宣传人员、法律服务人员,以咨询、授课、讲座等形式,狠抓企业领导和经营管理人员的学法用法,引导和帮助他们提高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在此基础上,我们专门编印并发放了《应对金融风险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法律常识36问》知识小册子,从企业登记设立、企业知识产权、企业合同、企业融资、企业劳动用工、企业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企业破产改制、企业事务公证等8大方面为企业提出了36个依法解决问题的方法。此册子已免费发放到800多家企业。此外,我们还建立完善了法律服务进企业制度,先后建立完善了法律服务人员与企业双向交流的长效机制、法律服务承诺制度、全程跟踪服务制度等。二是开展法制宣传进社区进村居活动。第一,免费发放读本。我们以乡镇为主体免费为农民发放《农民普法简明读本》,在3家律师事务所和县政务中心设立了4个农民工法律读本发放点。第二,发放法律宣传资料。结合法律进企业、进乡村、进单位、进机关、进社区等活动,采取法律宣传一条街、流动送法点等形式送法律到户、到人。第三,建立法律宣传走廊。以洞市、如东乡为龙头,在32个乡镇人口流动多的街道两旁设立法律知识宣传牌,悬挂跨街道横幅,形成了2000米的法律宣传走廊。以太青、火连坡乡为龙头,400多个村及45个县直单位制作了高标准的法律知识宣传专栏。目前,全县已发放普法读本和法律资料9万余份,县乡村三级设立固定宣传牌500多块,展示宣传牌400多块,悬挂跨街道横幅100余幅。三是开展法律服务有求必应活动。活动以来,县公证处免费解答咨询92人次,发放公证宣传资料2000多份。在积极宣传的基础上,县公证处为企业盘活资产,搞活经营牵线搭桥。1月20日,促成私营老板向绪文收购了澧县金程重金石矿。3月2日,促成私营老板唐代森、周建平就甘溪滩镇河口村2325亩林地林木使用权转让达成协议。同时,以活动开展为契机,促使工行、农行、建行等单位在发放经营性贷款、消费信贷时均办理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公证,至6月底,共办理此类公证438件,对2名违约债务人出具了强制执行证书。县法律援助中心及时调整工作重心,加强宣传,扩大法律援助社会知晓率,采取在县电视台开辟法制专栏,用飞字广告宣传等形式,传播法律援助知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化管理,全面提升法律援助质量,中心实行了24小时值班制度,加强了法律援助案件的事前、事中、事后管理。同时,还开通了外出务工人员法律援助绿色通道,简化援助程序,真正做到有求必应。今年,全县32个司法所先后为外出务工人员争取赔付金达236万余元。澧州司法鉴定所、3个律师事务所、基层法律服务所也是积极参与,服务周到,深得当事人的好评,今年来,全县法律服务投诉率为零。四是开展三调联动化解疑难纠纷活动。在认真抓好日常纠纷排查调处的基础上,突出三调联动对重点领域、重点部位、重大疑难纠纷的调处。先后建立健全了矛盾纠纷调处指挥中心、人民调解交通事故民事赔偿、医患纠纷调解领导小组,把工作重点放在抓经济领域矛盾纠纷特别是因金融危机引发的新型矛盾纠纷,放在企业、医院、交通等矛盾多发部位,放在疑难、重大纠纷的排查化解上,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张津公路的阻工闹事纠纷、澧阳镇黄桥村学生意外溺水身亡纠纷,复兴厂镇双桥村1组常闹户纠纷等一批重大、疑难纠纷都是通过三调联动成功调解,群众反响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