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牛上访户:12年上访终成法律工作者
上访途中的王庆福,白发苍苍,手里提着一个用了多年的公文包,里面装着这些年来搜集的上访材料。 2003年3月31日,《湖南日报》以题为《就这样成了老上访户——看一个农民的小事情如何演变成大难点》对王庆福的遭遇进行了报道。 今年68岁的王庆福,曾经是一个老上访户,因为1995年双峰县修建娄衡公路引起的征地拆迁纠纷,他对县、乡政府所给予的赔偿一直不满意。 从那以后,他已经进行了长达12年的上访,其中9次孤身往北京上访、171次到省城长沙、317次到娄底市、千余次到双峰县和印塘乡政府上访。 2006年11月13日,王庆福拿到了县政府批给他的130平方米建房用地批准书,但他再也没有能力在这块土地上建房了。 而他也经过多年的法律学习于2003年拿到了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证,并开始替周边村民打官司。 从一个多年上访的钉子户,到一个法律服务工作者,王庆福经历了什么?房屋被拆迁后,多方奔走为自己的赔偿讨说法 1989年,王庆福、王平波父子在印塘乡铁马山村修建了一栋面积293平方米的三层楼房。1992年,王庆福拿到土地使用证,1995年,双峰县修建娄衡公路,王庆福、王平波父子刚砌六年的房子中有137.4平方米被列入拆迁范围。 王庆福认为,按照当时的拆迁补偿办法,他们家被拆迁的房子面积是293平方米×3层楼,最终要给予赔偿的将是879平方米×50元/平方米,也就是43950元。 经印塘乡国土所和王庆福所在的铁马山村及有关单位协商,决定在王家所在的村民小组水田内补偿其建房用地200平方米。1997年3月,双峰县娄衡公路指挥部会同多方座谈,同意王家将房屋整体拆迁,补偿其建房用地300平方米。印塘乡国土所于1997年4月5日到县政府办理了准许王庆福建房用地300平方米的批准书,王庆福和乡里其他28户拆迁户一道,从拆迁补偿款中扣缴了办理建房用地批准书的证件工本费和管理费,国土所的干部告诉前来询问消息的王庆福说:“你的建房证号码是97028,恭喜你得了这个吉利号。” 然而,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1997年5月,王家父子开始按照拆迁协商时议定的地皮内建新房,此时乡政府批的建房用地批准书仍未送到王庆福手里。1998年3月25日,县国土局以王家“建房过程中有矛盾纠纷,且房屋拆迁安置用地临街面宽度未与确认”为由下发了责令停工通知书。5月3日,建设中的新房被同组村民强行拆除。 王庆福刚建的房子被村民给拆了,他说村民是根据1995年村委会的材料拆的,他解释说:1995年12月15日,村委会开会,在会上,村委会认为修建娄衡公路受到了他的蒙骗,因为公路选线时,最终选择了通过王庆福的家门口而不经过村干部所在的线路。 1998年5月3日起,王庆福开始了漫长的上访路为讨说法,告倒乡政府 在上访的岁月里,王庆福有时候就寄宿在乡政府的屋檐下。1998年8月21日,双峰县国土局以“此案系娄衡公路指挥部处理”为由,宣布收回发给王家的停工通知书,然而,县政府颁发的建房批准书却仍然留在乡政府。当年11月20日,王庆福趁人不备在乡国土所的办公室里将那张由双峰县人民政府核发的用地人姓名为王庆福、王平波的“双土印字(1997)128号”村民建房用地批准书进行了复印。 有了证据,王庆福将印塘乡告上了法庭,并要求赔偿由于扣留建房用地批准书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但双峰县法院驳回了王家的上诉。王庆福又上诉到娄底市中院,中院裁定维持驳回。王庆福仍不服,继续向中院申诉,并于2000年4月17日增加双峰县人民政府为被告向娄底中院提起诉讼。然而,2000年7月13日,娄底市中院再一次驳回了他的诉讼请求。无奈之下,王庆福上诉至湖南省高院,高院撤消了娄底市中院判决,发回重审。2001年1月11日,娄底市中院终于判决双峰县和印塘乡政府停发王家父子用地批准书的行为违法,并由被告在判决生效后30天内发给原告建房用地批准书,驳回原告关于赔偿经济损失的诉讼请求。省高院最终也维持了这一判决王庆福:希望能获得赔偿在130平方米的用地上建房 官司赢了,建房手续的合法性也被法律肯定了,可地皮已经没了。原来,在他忙于打官司期间,原来批准给王庆福父子建房的地皮在第二轮土地承包中于2000年被本组几户村民分块承包复耕,谁也不愿退让。 无奈之下,王家父子找娄衡公路指挥部,而该指挥部完成任务后早已解散;找乡政府,乡政府认为这是责任承包制中的合理调整,说让王庆福要考虑该组实际,予以理解支持。 为了要回这块地,王庆福又开始了日复一日的上访,他们一家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因拆迁后建房无期,儿媳妇起诉离了婚。2000年,王庆福上访途中摔断右手…… 因为批准用地被占用,经原娄底市委书记蔡力峰多次批示,通过多方协商,2004年,最终给王庆福在双峰县原拆迁安置处划拨了130平方米的建房用地,并同意将王庆福的农村户口转为城市户口。 据印塘乡政府提供的材料,2004年,王庆福的建房用地批下来后,2004年5月12日,王庆福父子写了承诺书,承诺同意政府最终的赔偿用地方案,并不再上访。 2004年5月19日,双峰县人民政府召开县长办公会议纪要,专门针对王庆福的拆迁安置问题进行了讨论。《会议纪要》指出对王庆福的安置用地实行货币置换,印塘乡对王庆福原安置的200平方米宅基地,划出后由国土部门进行评估,印塘乡政府按评估价先垫付200平方米土地的价款,县政府也按评估价予以补足100平方米的人民币,使王庆福300平方米的安置地转化为货币,归王庆福所有。同时,王庆福享受县城拆迁户的优惠政策,用安置地转化来的货币,以成本价378元/平方米的价格,向县拆迁办在安置基地购买130平方米土地,用于建房。 对于曾经做过的承诺,王庆福予以了否认,并告诉记者说是被迫写了承诺书,还出示了有关证据和法律对承诺书有关的条文规定。 据王庆福介绍,用地虽然批了,但是没有给他批准书。于是,他又先后多次到省政府、北京、国家信访局等多部门上访讨说法。2006年11月13日,建房用地批准书终于给了,但不予赔偿。王庆福又四处上访,2008年1月19日,他从北京上访回来被送到派出所,据王庆福说在派出所被流氓打掉了牙齿。 之后,王庆福继续在一些部门上访。王庆福:希望能获得赔偿在130平方米的用地上建房 官司赢了,建房手续的合法性也被法律肯定了,可地皮已经没了。原来,在他忙于打官司期间,原来批准给王庆福父子建房的地皮在第二轮土地承包中于2000年被本组几户村民分块承包复耕,谁也不愿退让。 无奈之下,王家父子找娄衡公路指挥部,而该指挥部完成任务后早已解散;找乡政府,乡政府认为这是责任承包制中的合理调整,说让王庆福要考虑该组实际,予以理解支持。 为了要回这块地,王庆福又开始了日复一日的上访,他们一家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因拆迁后建房无期,儿媳妇起诉离了婚。2000年,王庆福上访途中摔断右手…… 因为批准用地被占用,经原娄底市委书记蔡力峰多次批示,通过多方协商,2004年,最终给王庆福在双峰县原拆迁安置处划拨了130平方米的建房用地,并同意将王庆福的农村户口转为城市户口。 据印塘乡政府提供的材料,2004年,王庆福的建房用地批下来后,2004年5月12日,王庆福父子写了承诺书,承诺同意政府最终的赔偿用地方案,并不再上访。 2004年5月19日,双峰县人民政府召开县长办公会议纪要,专门针对王庆福的拆迁安置问题进行了讨论。《会议纪要》指出对王庆福的安置用地实行货币置换,印塘乡对王庆福原安置的200平方米宅基地,划出后由国土部门进行评估,印塘乡政府按评估价先垫付200平方米土地的价款,县政府也按评估价予以补足100平方米的人民币,使王庆福300平方米的安置地转化为货币,归王庆福所有。同时,王庆福享受县城拆迁户的优惠政策,用安置地转化来的货币,以成本价378元/平方米的价格,向县拆迁办在安置基地购买130平方米土地,用于建房。 对于曾经做过的承诺,王庆福予以了否认,并告诉记者说是被迫写了承诺书,还出示了有关证据和法律对承诺书有关的条文规定。 据王庆福介绍,用地虽然批了,但是没有给他批准书。于是,他又先后多次到省政府、北京、国家信访局等多部门上访讨说法。2006年11月13日,建房用地批准书终于给了,但不予赔偿。王庆福又四处上访,2008年1月19日,他从北京上访回来被送到派出所,据王庆福说在派出所被流氓打掉了牙齿。 之后,王庆福继续在一些部门上访。 王庆福:希望能获得赔偿在130平方米的用地上建房 官司赢了,建房手续的合法性也被法律肯定了,可地皮已经没了。原来,在他忙于打官司期间,原来批准给王庆福父子建房的地皮在第二轮土地承包中于2000年被本组几户村民分块承包复耕,谁也不愿退让。 无奈之下,王家父子找娄衡公路指挥部,而该指挥部完成任务后早已解散;找乡政府,乡政府认为这是责任承包制中的合理调整,说让王庆福要考虑该组实际,予以理解支持。 为了要回这块地,王庆福又开始了日复一日的上访,他们一家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因拆迁后建房无期,儿媳妇起诉离了婚。2000年,王庆福上访途中摔断右手…… 因为批准用地被占用,经原娄底市委书记蔡力峰多次批示,通过多方协商,2004年,最终给王庆福在双峰县原拆迁安置处划拨了130平方米的建房用地,并同意将王庆福的农村户口转为城市户口。 据印塘乡政府提供的材料,2004年,王庆福的建房用地批下来后,2004年5月12日,王庆福父子写了承诺书,承诺同意政府最终的赔偿用地方案,并不再上访。 2004年5月19日,双峰县人民政府召开县长办公会议纪要,专门针对王庆福的拆迁安置问题进行了讨论。《会议纪要》指出对王庆福的安置用地实行货币置换,印塘乡对王庆福原安置的200平方米宅基地,划出后由国土部门进行评估,印塘乡政府按评估价先垫付200平方米土地的价款,县政府也按评估价予以补足100平方米的人民币,使王庆福300平方米的安置地转化为货币,归王庆福所有。同时,王庆福享受县城拆迁户的优惠政策,用安置地转化来的货币,以成本价378元/平方米的价格,向县拆迁办在安置基地购买130平方米土地,用于建房。 对于曾经做过的承诺,王庆福予以了否认,并告诉记者说是被迫写了承诺书,还出示了有关证据和法律对承诺书有关的条文规定。 据王庆福介绍,用地虽然批了,但是没有给他批准书。于是,他又先后多次到省政府、北京、国家信访局等多部门上访讨说法。2006年11月13日,建房用地批准书终于给了,但不予赔偿。王庆福又四处上访,2008年1月19日,他从北京上访回来被送到派出所,据王庆福说在派出所被流氓打掉了牙齿。 之后,王庆福继续在一些部门上访。 闲暇时,王庆福便会坐下来翻看法律书籍,他说,只有学习法律知识才能更好地为自己也为他人维权。 通过多年的努力,2003年3月18日,王庆福终于拿到了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证。 苦学法律,终只能为他人做嫁衣 从2000年起,王庆福开始学习法律知识,作为木匠出身的他,文化知识并不多,但他坚信只有运用法律武器才能为自己讨说法。 经过多年的苦学,2003年3月18日,王庆福终于拿到了法律服务工作者证书,随后,他进了娄底市贤明法律服务所,开始了替他人打官司之路。 然而,他却不能为自己的现状改变点什么,如今,他们一家六口仍挤在面积40余平方米的老房子里。他说,希望政府能给予一定的赔偿让他在130平方米的建房用地上建房,若不能,他将继续上访。 他还告诉记者,现在他根本没有钱在这130平方米的土地上建房,再加上农村里还有很多田地,建房后将有诸多不便。 记者在他提供的双峰县人民政府村民建房用地批准书上看到,政府给他划拨了130平方米的建房用地,但却注明为行政划拨用地,王庆福想这块地卖了在农村建房却又不能卖,骑虎难下的王庆福只能仍住在印塘乡的老房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