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心无畏
荷塘区人民检察院戴树忠同志事迹戴树忠,这个出生于宁乡的敦实汉子,交流到株洲市荷塘区检察院后,凭着对党的赤诚,对检察事业的热爱,忠于职守,一路攻坚克难,依法惩顽,可谓剑胆琴心。他无私无畏,令贪污腐败之徒闻之胆寒。他2004年6月从株洲县检察院调至荷塘区检察院,历任反渎局局长、反贪局局长。为主或指挥办理贪污贿赂、渎职侵权案件45件51人,为国家和社会挽回经济损失800余万元。他办理的宾红辉挪用公款案和游兴富玩忽职守、受贿案被评为全市检察系统优案,2006、2007年度被评为全市检察机关优秀检察干警。学习不畏勤戴树忠是一个学习特别用功、特别勤奋的人。他不仅能积极参加院里的各项学习活动,还利用业余时间认真学习了邓小平理论及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著作和讲话,有较高的政治理论素养。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结合工作实际进一步端正执法思想,树立公正、公平的执法理念。无论在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还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中,他不但扎扎实实在指定的学习时间内贪婪地吸取政治理念学科营养,而且尽可能地利用空余时间不折不扣地学习指定的书目,同时又系统的学习政治理论的经典著作,《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读本》和胡锦涛同志关于法治的论述,他通读了一篇又一篇,作读书笔记四本,达五万余字,记下来的学习心得都装订成书。为了提高自身的法理素养,提高跟职务犯罪分子较量的能力和水平,他从不依仗自己是资深检察官,还是孳孳不倦地钻研法律业务知识,不断充实自己的法律知识,对于新颁布的法律和规定,他总是千方百计地收集,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学习。除了学习书本理论,他还在工作中虚心向其他同志和同事学习、请教,取长补短。持久勤奋的学习使他具备了过硬的政治素质、超强的业务能力和高超的办案水平。攻坚不畏难在办案中常常会碰到难以想像的困难和阻力。面对这些戴树忠从不畏惧退缩,相反更能激起他的斗志和决心。他在办案中身先士卒,模范带头,既当现场指挥员,协调联络,冲破阻力;又当办案员,从收集线索、受理初查、传唤突破、调查取证、侦查终结都全程参与,确保办案质量和办案安全。查处有影响、社会反响较好的案件有:8.13凤凰堤溪沱江大桥塌案、原株洲市粮油仓库销售员宾红辉挪用公款148万余元,贪污公款6.7万余元案、原湘西自治洲公路局总工程师游兴富涉嫌玩忽职守、受贿案、原株洲市公安局监管支队干警刘志和律师彭建钢徇私枉法案。在查处8.13凤凰堤溪沱江大桥塌案时,为尽快查明事实,他带领全局干警加班加点两个星期,审查有关书证2000余份,为一步侦查指明了方向。在调查取证时,正值冬季,天气寒冷,但先后多次顶风霜冒雨雪率领干警克服路远湿滑、交通不便、饥饿疲劳赶赴怀化、吉首、凤凰、娄底、永顺等询问证人,收集证据,行程万余公里。办案期间其父身患癌症住院,戴树忠也只能把对父亲的歉疚深深地埋在心底,未能看上父亲一眼,未能说上一句抚慰的话语,只能在电话里一个劲地道歉和解释,依然与同事们奋战在一线,最终将首犯游兴富绳之以法,游某被判数罪并罚,处有期徒刑19年。 挖潜不畏深职务犯罪分子由于职权大、阅历广、影响宽,因而通常隐藏得也深,暴露出来的犯罪行为往往是冰山一角,还有许多潜在的犯罪行为和犯罪人需要通过侦查人员艰苦细致的深挖才能浮出水平。如戴树中他们在查处宾红辉案过程中,当时他们接到的举报线索反映的在价值的案值也只有4万余元,而且宾已潜逃。他根据宾的职权分工和此类案件特点,组织全局干警多次召开案件分析会,研究对宾红辉的追逃方案,并采取多种手段和措施进行侦查。在初步掌握宾与家人联系的线索后,又亲自对宾红辉的亲属进行大量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敦促宾红辉投案自首,宾红辉家属最终配合检察机关劝宾在深圳市向该院投案自首。在侦查中,经过严密审查,通过一份不起眼的银行凭据,还发现了宾红辉与原株洲市粮油仓库市场营销部经理刘晓辉、副经理周毅涉嫌共同挪用公款的线索,涉嫌挪用公款已远超4万元达到了60余万元,遂对其立案侦查。通过进一步深挖,最终从立案时仅涉嫌挪用公款60余万元,拓展成侦查终结时的涉嫌挪用公款148.9万元,贪污公款60余万元。宾红辉一审被判处有期徒刑16年,刘晓辉、周毅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各5年。今年根据市院的部署,配合市纪委办理0901专案,参与市纪委办理0903专案,参与5.17高架桥垮塌事故调查。这些案件的严肃查处,既有力打击了贪污腐败犯罪,又平息了民愤,取得了良好的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廉政不畏言无论办理大案小案,戴树忠都身体力行并严格要求干警们认真遵守程序法,严格依程序办案,确实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能带头认真遵守高检院的九条卡死和省院的六个严禁等办案纪律和廉洁自律方面的规定,能自觉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要求,坚决不接受与案件有关人员的一切宴请和财物,洁身自好,廉洁奉公。常常因此而得罪了不少亲友、同学和邻居。在承办原株洲市某国土局副局长凌某涉嫌伪造国家证件罪一案期间,凌某亲属找上戴局长家门送礼,当场被严辞拒绝。后又委托戴局长一开商店的邻居转交。一次不行来二次,二次不行来三次,三番五次的拒绝让老邻居的脸挂不住了,扬言戴局长太不给面子,架子大。当邻居第四次送来礼物,戴局长又耐心地给他解释,这不是人情往来,而是关系法律的尊严和个人的人格,这礼绝对不能收,请他理解并转告当事人把心思放在悔罪和改过上,争取从宽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