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矛盾润无声,环境友好谱新篇
易家坪村位于岳塘区荷塘乡竹埠港地区,有村民小组10个,历年来有几十家化工企业在此落户,生产过程排放的废气、废水造成空气、水田、旱土、鱼塘的污染,严重影响了农、林、牧、渔的生产和人居环境的质量。从1994年至2003年止,污染企业共计拖欠农赔款42万元,其中易家坪村40万,竹埠村2万元。自从2003年竹埠港地区列为高新区新材料工业园以来,新的化工企业如雨后春笋,也相继落户竹埠港地区,生产厂家只注重企业效益,而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特别是那些小企业根本没有环保设施,每天凌晨一两点就排放废水、废气、废物,给村民身体健康造成巨大威胁,尤其是废气,其刺鼻难闻到可以把熟睡的村民呛醒,使之不能再入睡。对家禽、牲畜的影响也是有目共睹的,易家组的戴某是村里的养鸭专业户,由于废气的影响,致使鸭子陆续死亡,最后他只好放弃养鸭,另谋职业。其他农户也是喂养什么就死什么,损失严重。20多年来,拥有1千多人的易家坪村,因身体原因没有一个青年能入伍参军。 该村的农赔款因老化工企业的破产、停办,无人过问、无法赔偿;而新办化工企业造成的新污染、新损失,也难以赔偿到位,为此环境污染纠纷一直是这个村的热点和难点。2003年以来,村民多次发生过激行为,数十人甚至上百人堵企业的路、封企业的门,工农关系一度非常紧张。 2007年以来,荷塘乡把解决易家坪村与竹埠港化工区环境污染问题作为“司法行政大动员,化解矛盾促和谐”专项维稳活动的突破口,并运用“三调联动”机制,采取了以下措施: 首先,落实领导责任,成立了解决易家坪与竹埠港化工区环境污染问题专门班子,由乡“三调联动”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乡党委书记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司法所及村调委会为成员;二是到受污染的农户家进行现场察看,并逐一核实;三是走出去,乡司法所带领村调委会成员到株洲化工厂、株洲冶炼厂附近乡村了解和学习他们处理环境污染的经验和作法,然后主动找污染源单位,变被动为主动,全面掌握企业的生产时间及污染源,把握污染证据,让事实说话;同时主动和环保部门取得联系,在发现污染的情况下第一时间报环保110通报情况,做到厂方、环保方、政府、村调委会等相关部门和人员掌握第一手资料,并对所发生污染的原因和轻重程度形成共识,予以签字确认;四是召开协调会,经请示乡党委、政府同意,召开关于处理易家坪村与竹埠港化工区环境污染纠纷的协调会,参加会议的有市环保局、岳塘区政府、区政法委、荷塘乡政府、高新区新材料工业园、派出所、易家坪村等单位的有关领导和村民代表。会议听取村民反映的问题和要求:一是稻田减产失收,按实赔偿;二是蔬菜、果木和经济作物受到较严重损失的,也必须按实给予和利赔偿。最后,与会人员认真进行了分析,在形成共识的基础上,根据村民要求,提出了解决办法:农民稻田减产失收赔偿问题由乡、村、组请市环保局与高新区新材料工业园协商解决;蔬菜、果木损失问题请环保部门定出合理标准,希望污染源企业在一个月内将赔偿款到位。同时也指出:部分村民污染受损,心情可以理解,但是采取堵企业的路、封企业的门这种过激行为,也是违法行为,今后不能再出现类似情况。协调会上村民和企业负责人都表示同意。至此,发生在易家坪村环境污染损害赔偿问题得到了解决,39万元赔偿款全部落实到村民手中。竹埠港地区出现了厂、村和谐关系新局面,为全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