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澧县佘市桥镇是著名文学家丁玲的故乡,以七百多年的佘市古桥而闻名。镇人大于2007年11月换届,现有镇人大代表53名,驻镇的市人大代表1名、县人大代表7名,已先后召开镇人大代表全体会议8次。
我们认为,做好乡镇人大工作,人大主席团的自身努力和扎实有为是重要基础,乡镇党委的重视、支持是重要前提。在镇党委的重视支持下,我镇人大与时俱进,扎实工作,成效突出,特色明显,本届以来先后组织县、镇人大代表开展了人大代表履职能力大比武、我是人大代表演讲比赛、法律法规知识抢答竞赛、新农村建设理论调研、专题视察、站所工作评议、人大代表向选区选民代表述职等诸多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全县乡镇人大工作年度目标考核评比中,连续五年位居前三名,其中四次获全县乡镇人大工作一等奖、一次获二等奖、三次获县人大代表小组活动先进单位、一次获全县人大信息调研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2010年8月,中共常德市委授予我镇党委重视人大工作先进单位称号。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思想上高度重视,党委议决人大工作形成制度。本届镇人大历经五年,镇党委领导班子换届一次。期间,不论哪一届党委班子,对于乡镇人大工作始终坚持摆在重要的议事日程。一是镇党委在召开的党政联席会或办公会上定期研究人大工作。五年中,每季度研究人大工作12次,做到了人大工作与党委工作一同规划,一同研究,一同部署,形成了定期研究人大工作的规范制度。二是镇党委以红头文件转发人大工作要点。每年初,镇党委认真讨论研究了人大工作要点,结合农村工作实际,确定出适合本镇人大工作的重点,以督促基层党组织支持、配合与落实。三是镇党委领导切实加强人大工作宣传。镇党委在每年召开的全镇经济工作会、基层骨干大会上,党委书记亲自宣传人大工作,主要宣传人大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宣传人大代表的职责、任务、作用和要求,反复强调如何做好新时期基层人大工作、如何发挥人大代表作用等。
二、工作上大力支持,党委民主决策征询人大意见。我们认为,乡镇人大主席团是与人民群众直接相联系的基层组织,是民主政治建设的第一线。抓好乡镇人大工作,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巩固农村基层政权意义重大,作用明显。为了扎实做好人大工作,促进人大工作出特色、出亮点,几年来,我们坚持做到了六个经常:一是经常听取人大工作请示汇报。对于县人大组织召开的重要会议、重大活动、重要文件等,镇党委书记在认真听取人大正副主席工作汇报的前提下,组织党委成员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精神实质,使党委成员形成共识;对于需要集体研究的,如年初工作要点、召开人代会、组织代表视察、开展评议活动等事项,则提交党委班子会进行讨论研究,形成集体决议;对于人大工作中的一些具体事项,党委书记现场办公、当场拍板解决。二是经常参加人大重要活动。镇人大每年组织各项活动58次,其中有党委书记参加的占80%,对于重大活动,如召开人代会、组织的专题视察、站所工作评议活动等,党委书记全程参加,直接接触人大代表,面对面了解情况,现场解决实际问题。去年,我镇人大因工作和人事调整需要,先后召开人代会3次、组织人大代表开展学校和街道环境卫生专题视察1次、农村食品安全专题视察1次、人大代表小组或联组活动3次,镇党委书记都能积极参与。三是经常与人大正副主席主动沟通。在镇人大每次组织代表开展活动前,镇党委正、副书记主动把人大正副主席找来会商人大工作,由党委书记出面协调与政府的关系,取得政府领导对人大工作的理解与支持,做到工作相互协调,办事共同商量。对于需镇人大支持的党委中心工作,镇人大总是积极参与。由于党委与人大相互支持、配合,党委领导的人大意识明显增强,人大每年组织的活动经费给予了足额保障,人大工作效果也大大提高,代表们感到满意。四是经常征询人大代表意见。镇党委认为,农村工作有一些重大事项并不是党委说了算,而是要经过民主程序议决。由乡镇人大代表讨论决定重大事项,这在农村工作中是最好的民主决策方式,乡镇党委也因此更有工作信心和决心。本届以来,我镇党委就先后把关于大力推进佘市城镇街道建设的工作方案、关于佘市桔园接收移民安置实施综合开发的方案等议题提交到镇人代会上进行了酝酿讨论, 并最终形成了实质性的工作决议,然后组织实施,取得了明显效果。如关于大力推进佘市城镇化建设的议题,经过镇人大代表议决后,镇党委大胆工作,制订了科学规划、分年实施,一年小变样、三年大变样的建设规划,五年来先后投资1000多万元,建成了本县澧水以南乡镇中最靓丽的乡镇街道,乡镇城镇化水平得到较大提高,广大群众非常满意,多次迎来了省、市有关领导的专题视察和赞扬。五是经常为人大工作出主意、提要求。我镇党委每年都要求人大工作出亮点、出特色,如县、镇人大代表开展的我是人大代表演讲比赛、人大代表法律法规知识抢答竞赛、新农村建设理论调研等活动,都是由党委书记率先提议,出谋划策,安排党委成员制定方案,再由镇人大精心组织、具体实施的,其效果十分明显,《常德日报》曾予以报道。镇党委书记在每一次参加人代会、重要活动时,均认真听取代表们的意见、建议,与代表们促膝谈心,共商镇情镇事;每一次都发表讲话,给代表们提神鼓劲,加油充气,代表们倍感人大工作肩负的责任重大。六是经常走访慰问人大代表。由党委书记牵头,全体领导成员参加,每年均走访慰问了驻镇的市、县人大代表和镇人大代表一次以上,有的送去价值几十元的纪念品,有的送去慰问金,有的召集在一起开个诸葛亮会,代表们对党委的关心、关怀深表感谢。
三、保障上措施有力,强化人大工作基础夯实。切实加强乡镇人大工作,必要的人大队伍、办公条件、工作经费等是重要保证。在具体工作中,我们注重做到了三个给足:一是给足人大工作精力和时间。根据县委组织人事安排,五年来我镇党委充分考虑人大工作的特点,其人大正副主席、人大专干全部配备到位,没有空缺,且人员稳定。对3名人大工作者基本做到了专职、专责、专用,除做好人大本职工作外,在分工上不增加大跨度、大负荷的其他工作。在涉及全局性的乡镇人大工作时,则调配机关和站所基层干部共同配合和参与,保证了基层人大工作人人有责任,事事抓落脚。二是给足人大工作经费和项目内容。几年来,我镇人大工作经费每年预算为5万元,均全部足额保障到位,其中召开的人代会每年安排最高生活标准,每人发放100元以上的纪念品;对无职代表每人每年发放误工补贴200元以上;对市县人大代表还先后组织赴外地参观学习考察两次,以开阔他们的视野,开支经费8万余元。三是给足人大工作阵地和办公条件。2009年,镇党委想方设法筹措资金,投资130余万元新建了综合办公大楼,给镇人大配备了办公室1间、活动室1间、会议室1间、档案资料室1间,添置了电脑、空调、办公桌椅等,还建立了镇人大网页平台,人大办公系统实现了电子化、现代化。人大代表开展活动、人大工作者上县办事或下基层开展工作,一般都安排了车辆,配备有必需的办公用品。镇人大还创办了《人大工作简报》,已连续创办6年,每年出刊12期。
四、作用上注重发挥,乡镇人大工作亮点得以拓展。由于镇党委十分重视、支持人大工作,注重调动和发挥人大主席团及其代表的作用,先后涌现了一大批先进典型和事迹,市、县有关报刊、电台、网站上先后报导了我镇人大工作的新特色、新亮点文章6篇,《江西人大报》、《湖南人大》、《常德日报》先后报导了周金国、陈吉武、洪家付、沈春梅、黄从明等多名代表的优秀事迹,在县人大先后两次召开的乡镇人大工作总结交流会上,我镇人大工作经验被广泛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