躬耕教坛终不悔———记慈利金岩乡九年一贯制学校教师吴远山
生命/都碎了/价值/却在/一点一点地凝聚。这是慈利县金岩乡九年一贯制学校教师吴远山的诗歌《粉笔》,也是他从教十年的真实写照。十年来,他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甘当拓荒的老黄牛,在农村教育这块无垠的园地里辛勤耕耘,将一颗滚烫的执着之心献给孩子,捧给大山,用汗水播下希望,用赤诚浇灌教坛,留下一串坚实的脚印和一路醉人的芬芳。
甘当拓荒老黄牛
1999年,带着彩色的梦幻,吴远山从桃源师范毕业,回到了生他养他的家乡慈利金岩。随后,他被分配到一所简陋的村小任教。报到那天,他没有心灰意冷,而是在日记本里写道:骤雨打不湿我的信念/狂风吹不散我的执着/我拼命地飞呀,飞呀/渴望在湛蓝的舞台上放歌这是他灵魂的宣言,也是他孜孜追求的目标。
在村小,一晃就是七年。期间,校长曾劝他进中心完小或中学,他都谢绝了。村小一般是包班,教学任务重。他体质差,白细胞与血小板低于正常值,时常感冒,出虚汗。加上因车祸留下的后遗症,只要变天或感觉疲劳,胸腔就会疼痛难忍。很多次,他一边悄悄捶打胸部,一边坚持上课,从没因病请过一天假。任务最重的是2005年和2006年,全校共四位老师,他一人包一个班,班上有52名学生,占了全校总人数的50%,工作量是其他同事的两倍。一天到黑,忙得像陀螺。学生就寝后,他还要熬夜写作、备课、批改一百多本作业。
实行二、四分段后,他被调进金岩乡九年一贯制学校,担任班主任和语文教学工作。每天,天还没亮,他就起床,步行十多分钟,急匆匆从家里赶到学校。起床铃一响,他便催促学生起床、叠被,安排早操。然后,带领学生打扫卫生;中午,他总呆在教室备课,改作业,处理突发事件。饿了泡方便面,累了就在讲台上趴一下;放学后,他的妻子按时把饭送到学校,吃了饭,他又忙着培优补差,指导学生写观察日记寒来暑往,从不间断。一期下来,他整整瘦了十斤,一米七的个子,体重却不足45公斤。
他坚持教书与育人并重,每堂语文课,都极力挖掘文本的道德内涵,有意无意地渗入课堂。十年来,他所带班集无一人流失,所带学科、班级均名列前茅,得到了学校和社会的普遍好评。而赞誉的背后,都是他付出的汗水和心血啊!
爱如春雨细无声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好的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热爱孩子,相信孩子,关心孩子,了解孩子。吴远山认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对学生要爱得深沉,爱得真切,爱得全面。金岩是贫困山乡,留守儿童占了全校的75%。他自己是从农村走出去的,深知农村孩子求学的艰辛,深知这儿更需要爱的阳光。真想让灿烂的阳光/把你开满苦菜花的生活/编成一部欢乐的辞典/不再让变形的影子/在光与影的交错中/为自已疗伤这是山区贫苦孩子的写照,也是他关爱学生的真情流露。
学生张立玲的母亲是哑巴,父亲能力差,又体弱多病,家里拿不出钱供她读书,准备跟亲戚去打工。吴远山得知后,不顾山高路陡,放学后深入走访。并当场表态:只要张立玲想读书,他就资助到小学毕业。两年下来,吴远山就资助了700多元,而当时他的月工资仅400多元。
非典时期,学生杨年银半夜突发高烧,达四十多度,还不断流着鼻血。村小离医院远,外面是一团漆黑,还下着雨。吴远山进行简单止血后,马上背着学生杨年银,披上塑料纸,就往医院冲。山区的路小,泥泞多,他累得上气不接下气,全身湿透,好几次险些摔倒。送到医院后,他又忙着垫付药费,守护、安慰杨年银。直到第二天,杨年银的母亲赶到,他才红着眼睛匆匆赶回学校,继续为学生上课。
学生朱亚运是个不守纪律、成绩较差的顽皮孩子。班干部的话不听,家长的话当耳旁风,就连老师的话也不放在心上。吴远山明白对潜能生的爱是检验老师爱生的试金石。他一方面教育全班同学不要歧视他,另一方面用自己真诚的爱心去感化他,并适时表扬,抓住时机给他加油鼓劲。还安排班上成绩最好的学生与他同桌,结成学习对子。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短短一期,他的作业字迹变漂亮了,学习进步了,一下子获得全校第五名。
父母把孩子交给了学校,老师就是孩子的家长。吴远山憨厚地说。十年来,他坚持家访,做家访记录,有时一天走六、七个村子,脚都打了血泡。经过做工作,有二十多名学生重新返回校园,没有一名适龄儿童游离在学校的门外。到现在,他自己都说不清从工资里掏出过多少钱,帮助过多少贫困生了。
不计名利结硕果
吴远山认为,一名语文教师,如果不能写些东西,不能在教研上有所探索,永远不能提升自己,永远只能是一个教书匠。课余,他积极参加自学考试,不断给自己输血充电,获得了汉语言文学本科学历。还参与了校本课程研究,努力挖掘本土文化。每次出差,他都会从微薄的收入中拿出一部分买书。他不仅看,而且还做读书笔记,写读书心得。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迄今,他以吴乐的笔名,已在《中国教师报》、《散文诗》、《张家界日报》等报刊杂志发表文学作品、新闻通讯、教学论文200余篇(首)。其中散文《扯猪草》,在中国教育学会举办的下水文比赛中获国家级三等奖,论文《巧借多媒体教望洞庭》、《小学生作文初探》分别获得省级二等奖和市级二等奖。2007年,他被县教育局聘为特约通讯员,并先后被吸收为海口市南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和张家界市作家协会会员。
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他阅读了大量的理论书籍,并结合自己的写作实际,提炼出了提高农村学生作文的四个回归法。在没有任何经费保障的情况下,他创办了校园文学社。每周二的晚饭后,挤出时间给社员免费上一节写作指导课。2009年上半期,他策划组织了走进吴家寨文学采风和邀请本土作家来校授课活动,激发了全校学生的写作热情。在他的精心指导下,朱芳的作文在全国青少年主题教育激情奥运,阳光校园读书征文活动中获得国家级二等奖,学生杨惠婷、吴付成的诗歌发表在《张家界日报》,朱珍稣的作文在做诚信人,办诚信事读书征文活动中获得县级二等奖等。
他轻名利,乐奉献,好多次都有优势评为优岗。但到了最后,他还是让给了同事。正如他《叶的自白》中所言:我在春天萌芽,不是为了分享阳光;我在夏天成长,不是为了摄取雨露;我在秋天陨落,不是为了宣告生命的无奈;在冬的深处,我的价值因付出而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