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保障社会福利事业
全国人大代表 杨绍军 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扎根也在农村,从1982年开始,我办了一家孤老院,将村里7位孤寡老人接到自己家里,直到1995年老人家先后去世后,我开始开办阳光孤儿院,至今共收养了来自全国各地的118名孤儿,如今长大了的孩子们有的当了幼师,有的在部队里当上了指导员,还有的考上了名牌大学。 从我开始投身社会福利事业的那一刻起,一直到现在,我一直在思考,怎么才能更好地解决孤寡老人和孤残儿童这些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城市建立最低生活保障线以后,城市的孤寡老人生活基本得到了保障,然而农村这一块仍然十分困难。来北京之前,我在一个有2.9万人的乡村里做过调研,发现孤寡老人有192人,孤残儿童58人。但是,去年一年,他们的人平生活费不到300元。针对目前福利事业面临的困境,我建议在民政部设立社会福利事业资金项目,增加国家对福利事业的投入;在乡镇财政转移支付中明确一定额度,以支持发展农村社会福利事业,同时,以立法的形式,对国家、集体以外的社会团体以及个人兴办的社会福利事业予以法律、政策上的支持、激励与保障,并加强宣传和引导,从而达到“社会福利社会办”的目的,既减轻国家的负担,同时也能为那些亟急帮助的老人和孤儿们找到自己的“家”。 杨绍军简介 1944年生于湖南常德市丹洲乡,1960年高中毕业后开始务农。从1978年开始走上致富的道路,先后办过猪场、酒厂、汽车修理厂,1982年开始义务赡养孤老,1995年开办常德市政德驾校、阳光孤儿院被服厂,同时开办常德市阳光孤儿院。1998年被评为湖南省劳动模范,同年当选省九届人大代表,2003年当选省十届人大代表、全国十届人大代表。 在南岳忠烈祠建纪念馆 全国人大代表 释大岳 湖南省南岳忠烈祠位于湖南南岳衡山国家风景名胜区内,1943年建成,占地面积180余亩。由祠宇和墓葬(30座公墓和11座将军墓)两部分组成,仿南京中山陵建造,是原国民政府在大陆唯一一处为纪念抗日阵亡将士而建的烈士陵园。199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被定为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忠烈祠主体建筑的进一步修缮和在祠内办有关抗战史迹展览,来忠烈祠参观凭吊的海内外游客日渐增多,接待中外游客已超过两千万人次。因此,南岳忠烈祠既是沟通两岸和海外炎黄子孙的桥梁,也是联系世界爱好和平人士的纽带。但目前南岳忠烈祠展览场地仅有120平方米,已经不能适应景区发展的需要,如能在忠烈祠侧增建一座抗战烈士纪念馆,则既能集祭奠、纪念、瞻仰、凭吊、学术交流、资料藏集于一体,又能融中国人民八年浴血抗战的浩然正气于一馆。目前,省、市、区三级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及烈士后裔对此已达成共识,市、区二级政府也将此列入了十五规划。建议国家计划立项,在南岳忠烈祠建设中国人民抗战烈士纪念馆。 释大岳简介 1963年生于湖南茶陵,1979年高中毕业,1982年在南岳祝圣寺出家,1984至1990年进入中国佛学院读书,1990年至1994年在南岳佛教协会工作,其间(1991年)开始担任南岳佛教协会副会长,1995年至今担任福严寺住持。